- 鬼道
- 指五斗米道。 《華陽國志‧漢中志》: 張魯〝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〞, 又〝以鬼道教立義舍〞。 《後漢書‧劉焉傳》: 〝沛人張魯, 母有姿色, 兼挾鬼道, 往來焉家〞。 《晉書‧李特載記》: 〝漢末, 張魯居漢中, 以鬼道教百姓, 人敬信巫覡, 多往奉之〞。 魚豢《典略》說五斗米道張修設〝鬼吏〞一職, 主管為病者請禱。 後來張魯對初來學道的稱為〝鬼卒〞。 張陵所創之道教與當時西南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有一定關係。 近人向達以〝五斗米道〞信仰天地水三官, 聯繫前秦氐族苻堅、 後秦羌族姚萇篤信三官的事實, 認為張陵入蜀鶴鳴山所學之道是融合了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, 而緣飾以《老子》。 近人蒙文通也認為: 天師道原為西南少數民族宗教。 漢末西南民族向北遷徙, 賨人、 氐人北入漢中及漢水上游, 五斗米道亦於此時傳入漢中。 五斗米道的創立既有燕齊濱海地域神仙文化的內容, 也有西南少數民族的巫教成分。 古代中國的部落都信仰巫鬼, 而以氐羌苗等巫風最盛, 《山海經》中對此有較多記載。 張陵在西南少數民族環境中學道傳教, 針對原始巫鬼教的影響, 吸收其中某些內容, 以便更多地招徠少數民族人的信仰。 另一方面, 張陵又對原始巫鬼教進行了改造, 與黃老神仙思想相結合, 產生了具有新特色的〝五斗米道〞。 邪說。 《度人經》: 〝仙道貴實, 鬼道貴華〞。 逸周書。 《史記》: 〝昔者玄都賢鬼道, 廢人事天, 謀臣不用, 龜策是從, 神巫用國, 哲士在外, 玄都以亡〞。 所說〝三塗〞之一, 為餓鬼道, 省稱鬼道。 參見〝<<三塗>>〞條。 內丹名詞。 謂排精之路。 《脈望》卷七: 《通真契玄》: 〝……元氣行於水海, 精氣行於鬼道〞。 相對仙道而言。 《度人經集注》: 鬼道縱心逐欲, 適性隨世, 動之死地, 日喪其生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